冰雪经济借势再登高
发布时间:2025-03-06 15:12:23| 浏览次数:
在祖国版图的雄鸡之冠,黑龙江这片承载着厚重冰雪基因的热土,正加速进行着从“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的深刻蝶变。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为龙江冰雪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从冰雪运动到冰雪文化,从冰雪旅游到冰雪装备,一条覆盖全产业链的冰雪经济体系正在阔步构建。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如何借势亚冬会,让“白雪换白银”的传奇续写新篇,进一步推动冰雪经济成为龙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了多位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我省全国政协委员的热议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钱福永表示,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高冰雪体育竞技水平;开展广泛的群众冰雪体育运动,巩固扩大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核心区的地位;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拉动冰雪消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充分利用第九届亚冬会体育场地、场馆,免费或低价向社会开放。同时,加大新场地场馆建设,特别是利用江河湖泊建设室外天然冰场和雪场,打造“30分钟冬季项目健身圈”。要积极培养冬季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群众广泛开展冰雪运动提供师资保障。要进一步擦亮我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赏冰乐雪、冰雪嘉年华、大众冰雪季等活动品牌,培植群众冰雪运动技能,使更多人走上冰雪。特别是发挥体教融合作用,开好冰雪体育课程,办好冰雪特色学校,举办好全省学生冰雪运动会,发挥青少年冰雪运动主体作用。要进一步打造冬季铁人三项、冰上龙舟、雪地足球、雪地自行车、冰雪马拉松等特色和趣味项目,扩大冰雪运动的参与率。
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委书记张国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牡丹江作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批会员城市和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将借助“后亚冬”效应,全力打造高质量振兴发展的“冰雪引擎”。一是全力提升冰雪旅游品质。紧扣“中国一号冰雪旅游线路”目的地城市定位,以雪乡等龙头景区为带动,市场化开发“特新精优”冰雪旅游产品,办好镜泊湖冬捕节等活动,推动林海雪原景区晋升5A级,加快建设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二是全力释放冰雪文化魅力。以林海雪原、渤海古国等特色文旅IP为核心,支持社会力量创作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影视、创意设计作品,大力发展动漫、电竞产业。三是全力开拓冰雪体育市场。深耕“赛事经济”,积极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项目,全力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基地。四是全力培育冰雪装备产业。瞄准冰雪领域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育壮大冰雪运动装备特色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伊春市委书记董文琴说,伊春市提早谋划,设立“伊春冰雪日”、成立冰壶学院、在全省率先出台“十二项行动”、打造串飞航线……“冰雪森林·童话伊春”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今年春节,省内游客增幅居全省第一,成为“森林版”冰雪“顶流”。下一步,将聚焦打造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森林冰雪运动目的地,让“冷资源”充分释放“热效应”。
以国际视野谋提升。对标同纬度、同类型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业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以差异化“吸睛”,用品质化“吸粉”,让更多国内外游客踏雪寻趣“国际春”。以特色文化塑品牌。充分挖掘森林文化、冰雪文化、创业文化、民俗文化等林区特色文化资源,将“非遗”植入旅游产品,办好杜鹃花观赏节、蓝莓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扩大“林都礼物”文创店布局,促进文化和旅游双向奔赴。以要素配套优服务。加快构建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发挥“林都号”“伊春号”交旅融合优势,提供优质旅游服务,让游客“游量”变成经济“增量”。
全国人大代表、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范庆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兴安岭作为“祖国冬天开始的地方”,冰封期长达7个月,降雪早、雪量大、雪质好。2024-2025冰雪季,北极村每天在园5000人次以上,3.3万游客在“神州北极”过大年,吸引了长春一汽、比亚迪等91家企业前来开展寒地测试。大兴安岭地区发展冰雪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下一步,大兴安岭将抢抓“后亚冬”机遇,做大做强“极地森林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丰富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冰上龙舟大赛、冬至文化节等活动内涵,深度开发冰雪文创产品和特色商品,全力打造金牌旅游项目;深入实施“暖客行动”,持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品质;精准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推介,宣传兴安美景、讲好兴安故事,不断擦亮“神州北极·大美兴安”旅游品牌。同时,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寒地测试产业,扎实做好专业测试场地建设、标准制定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寒地测试与冰雪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极寒物候资源由浅层次利用向深层次开发转变,不断拓展冰雪经济发展新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鸡西市长孙成坤表示,鸡西市作为省内唯一同时拥有界江、界湖、界河的地市,冰雪经济持续升温。2024-2025冰雪季接待游客495.43万人次、游客总花费28.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88%、70.62%。下一步,将不断加强区域合作,助力龙江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文化为媒介,掀起冰雪经济“新风向”。深入挖掘肃慎文化、北大荒文化、矿工文化内核,着力将“肃慎文化·冬捕体验游”链接到“哈亚雪”旅游专线,将鸡西地域文化与“大庆精神”等联动发力,共同用文化共鸣接住“泼天流量”。以体育为桥梁,打通冰雪经济“新赛道”。联合七台河短道速滑、伊春冰壶等区域特色项目,形成“一城一品、差异互补”城市矩阵。创新开展兴凯湖冰上马拉松等品牌赛事,重点培育特色项目,与漠河的冬泳、佳木斯的冰上自行车等形成优势互补。以产业为纽带,激活冰雪经济“新引擎”。加快组建鸡西市文化和旅游投资集团,积极引进更多冰雪优质项目和企业落户鸡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延伸产业链条。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佳木斯市委会主委赵坤宇说,冰雪资源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佳木斯地区为例,冰天雪地的气候优势,促进了当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富锦市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建立了黑龙江第一个狮头鹅原种场。在低温冷凉的环境刺激及北方优质饲料的喂养下,富锦狮头鹅不仅肉质优异、味道鲜美,其鹅绒紧密,备受市场青睐。汤原县利用龙江鹅养殖时间长、体型大、产绒多、蓬松度高的优势,创建“鹅司令”品牌,打造集保暖与时尚于一身的优质羽绒服。如今“寒地龙鹅”不仅“北品南销”,更远销海外。
第九届亚冬会的一款应急保障用车,来自同江市的雪地摩托车生产企业。该企业落地同江后,丰富的冰雪资源为其提供了天然的测试场地,靠近边境地区也为其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方便。
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挖掘冰雪资源优势,加强冰雪产业招商引资,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升级,让冰雪资源加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要大力开辟新赛道,让更多特色农牧业、装备制造业成为寒地新产业、新亮点。
全国人大代表、同江市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主任刘蕾表示,作为赫哲族的全国人大代表,自己深刻地感受到,冰雪经济为她的家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2025冰雪季,同江市致力于在赫哲族文化中注入新的冰雪活力,开展了50余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驱动力。
下一步,同江市将打造冰上伊玛堪艺术展演、鱼皮画冰雪主题创作等一系列特色项目,还将建设赫哲冬捕文化体验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冰雪世界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此外,还积极推动摩托装备产业园的建设,依托同江口岸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跨境冰雪装备产业经济推动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 (记者李淅 郭铭华 刘晓云 贾红路 张磊 孙伟民 吴玉玺 刘大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