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大陆体育)-做最专业的体育门户网站

合力补齐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短板

发布时间:2025-03-28 22:06:11| 浏览次数:

  

合力补齐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短板(图1)

  全自动造雪机、仿真冰板、滑雪板……从学习借鉴国外到自主研发,从为国外品牌代工到国产品牌“出海”,2024—2025冰雪季,河北省张家口市冰雪产业园多项核心技术实现国产突破,各类冰雪装备订单红火,拥有自主产权的冰雪装备加速走向国际市场,为冰雪经济热潮再添“一把火”。

  张家口将冰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促进技术融合创新,盘活各种设施资源,推动冰雪装备产业向新向优,这正是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的缩影。

  冰雪装备器材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也是冰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冰雪运动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各类冰雪赛事接续举办,冰雪场馆、设备等不断扩容升级,造雪机、魔毯、雪服、雪板等需求量大增,冰雪装备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形成15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基本实现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比赛到大众运动的冰雪装备器材全覆盖。同时,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已初步形成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检验检测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在东北三省以及河北、浙江、广东等地形成冰雪场地设施设备、竞赛装备、大众运动装备、竞技竞赛服装、冰雪休闲装备等产业集群。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装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未来几年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这些数据不仅直观反映出市场的巨大潜力,更生动展现了冰雪装备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政策引导、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等多向发力的结果。但以更高标准衡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冰雪装备产业仍有较大差距,存在明显短板。目前我国冰雪运动仍以体验式初级项目为主,对冰雪装备的消费黏性不强,且多为初级装备,对品牌要求不高。在高端品牌和竞技类装备方面,仍面临依赖进口的局面。我国真正有科技创新能力、站在技术前端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很少,也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冰雪运动装备品牌。

  当前,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深入实施,我国优质冰雪“冷资源”向经济发展“热动力”加速转化,冰雪运动群众基础进一步扩大,我国冰雪装备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抓住市场机遇和红利释放窗口期,补齐短板,大力推动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冰雪装备产业发展需要政策引领,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供给非常关键。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专门就“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具体措施,为各地区和各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冰雪旅游需要,发挥重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研发一批运动员竞技、训练、测试、康复急需的装备器材,加快推动冰雪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发一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的装备器材。支持建设冰雪装备器材检验检测中心和认证机构,推动认证结果国际互认。支持骨干企业、科研机构等参与制修订冰雪装备器材各类标准,加强与国际标准衔接。

  除了锻造硬实力,还要强化软实力。要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联动,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打造冰雪场景和产业集群,支持冰雪领域大型企业集团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布局全球发展,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水平冰雪综合运营服务商,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冰雪装备品牌。引导冰雪装备器材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一批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相信通过更深层次的产业融合、更多的产品创新、更高的品质分享、更广泛的大众参与,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将加速迈向产业链完备化、技术高端化、品牌国际化的新阶段。开云体育(Kaiyun体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