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旅游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5-02-19 01:00:57|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冰雪经济,多次强调“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作为我国冰雪资源大省,我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良好的冰雪运动传统和扎实的冰雪产业基础。冰雪运动与冰雪旅游是冰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应抓住哈尔滨第九届机遇,促进冰雪运动和文旅深度融合,让更多游客在赏冰乐雪中享受运动乐趣,从而释放冰雪旅游潜力。
以学校体育为引导,在中小学和大学中大力开展冰雪运动,增设冰雪运动课程,提升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大力开展大众冰雪运动项目,如滑雪、滑冰、雪橇、雪地徒步、雪地摩托、冰钓、雪地足球等,举办各类冰雪运动赛事,鼓励民众,尤其是家庭和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冰雪活动。此外,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增加冰雪运动的曝光度,推广其健康、娱乐和竞技价值,将冰雪运动与健康生活理念结合,开发适合各类游客需求的冰雪运动项目,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冰雪魅力,带动消费。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高标准冰雪运动高地。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冰雪运动场馆,依托哈尔滨、亚布力等地,承办国际和国内高水平冰雪赛事,提升黑龙江冰雪运动的国际影响力。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设国家级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为国家队及各省市运动队提供训练保障,培养更多冰雪运动人才。
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和“大众冰雪时代”叠加趋势,激发国内外冬季旅游消费市场,推动我省冰雪经济快速发展。满足旅游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开发和完善集赏冰观雪、冰雪文化体验、冰雪运动、冰雪演艺、城市生活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冰雪旅游产品组合。在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现有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和品牌景区的基础上,打造更多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品牌。例如,依托漠河北极村、塔河鄂伦春风情园和古驿站遗址等周边资源打造“中国北极圈”。
大力发展大众化冰雪休闲娱乐项目,建设冰雪主题乐园、冰雪小镇等,发展和完善大众传统冰雪趣味活动和赛事,如冰灯制作、冬泳、冰上龙舟、冰帆、雪地摔跤、雪地拔河等参与性强简单易学的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冰雪运动,增加新的旅游打卡点。
总结冰雪旅游火爆经验,推进全民参与共同建设“主客共享”旅游目的地。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冰雪旅游目的地的交通网络,提升游客出行便利性。推进高品质旅游服务,建设一批高标准冰雪旅游酒店和餐饮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如增加公交运营时间,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医疗救助站等,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服务。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形象和营销效果。在稳定现有主要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应重点针对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的地区,精准制定和适时实施市场营销方案,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宣传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资源,提升其作为冰雪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同时,要继续举办各类冰雪节庆活动,营造浓厚的冰雪文化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冰雪旅游和运动。借助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成功举办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契机,加强国际客源市场开发与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冰雪旅游国际影响力。
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发展,包括税收减免、资金补助等措施。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冰雪运动场馆建设、赛事举办、人才培养等。通过政府引导,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和个人积极投资冰雪产业,推动设施建设、赛事运营和冰雪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为冰雪产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跨区域合作,尤其是加强与客源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广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并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加强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开设冰雪运动相关专业,培养冰雪运动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员等专业人才。
继续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冰雪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保护好冰雪资源和生态环境。强化对冰雪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监管,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强化执法力度。同时,积极引导游客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冰雪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推广环保交通工具,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